千夜阁 > 都市言情 > 似锦鎏年 > 第371章 凯子的一天
最新站名:千夜阁 最新网址:www.qianyege.com
    郑义挠着小平头,叹着气:“你们两个魂淡呀……真是把坏事做绝了,这不是拐卖人口么?”


    张杨却面不改色,替自己辩解着:“阿义,你不要这样说,年轻人初出茅庐都是要上当受骗的。”


    这是人生第一课,也是必修课。


    “最重要的是跟对人!”


    张杨敲着桌子,强调着重点:“跟对了大哥自然是吃香的,喝辣的,跟错了人又不敢跳槽可就惨了。”


    “一辈子都是个打工仔!”


    半小时后。


    几个“七兵堂”安保公司的弟兄匆匆忙忙的赶来,把三位喝断片的超级黑客架走了。


    门打开,又关上了。


    张杨惬意的伸了个懒腰,眯起眼睛看向了自己身边的头牌,笑吟吟的说道。


    “美女哪里人呀?”


    这时穿着华贵洋装,气质十分优雅的头牌,忽然冒出来一句普通话:“老板哪里人呀?”


    洋气的头牌可能是喝了不少酒,忘了掩饰,一下子把本来的口音暴露出来了。


    这口音很重的临海普通话,破坏了头牌整个人的气质,让笑容满面的张杨一下子便僵住了。


    郑义发出了几声轻咳,耿小强也愣住了,嘴巴微微张开的样子就像是见了鬼。


    “噗,咳咳咳。”


    张杨低着头,忽然咳嗽了起来。


    巧了。


    还是个老乡。


    头牌也知道说错话了,看上去有点慌张,赶忙撇了撇嘴换上了一副嗲嗲的港台腔调。


    瞬间又变得洋气了。


    “老板……”


    夹子音。


    可张杨已经悻悻的起身走人了。


    片刻后。


    站在时尚高端的酒吧外。


    被冷风一吹。


    耿小强有些懵逼的问道:“老板,咱们是不是又上当了,这里除了装修豪华一点,跟咱们临海的酒吧有什么区别嘛?”


    郑义点了点头,闷声说道:“这二十万港币花的有点冤。”


    二十万港币在临海都能玩一年了,在这里却只够六个人,一个晚上的基本消费。


    “哈哈。”


    在郑义和耿小强的注视下。


    一个不留神又当了冤大头的张杨,忽然觉得有些滑稽,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。


    “哈哈哈!”


    “果然还是资本主义教育人呐!”


    看着狂笑不止的张杨,郑义也忍不住摇头失笑,忽然明白了资本主义的真谛。


    这真谛其实十分简单,就是你坑我,我坑你,在坑蒙拐骗中留下了一地鸡毛。


    至于道德……


    道德是很奢侈的东西。


    一阵狂笑过后。


    借着几分酒意,张杨低头看了看手表,时间倒是还早,兄弟三人却已经失去了泡吧的兴趣。


    钱倒是小事,可是智商被羞辱的滋味让人抓狂。


    于是三个人便收拾了心情,沿着这条街闲逛了起来。


    庙街。


    调侃中。


    漫步街头。


    离开了屠宰场和销金窟,烟火气扑面而来。


    整条街上挤满了人,密集的人流中,街道两侧遍布着各种小吃和美食排挡。


    2009年初,这里的生意很火爆,上千家排挡里挤满了内地来的游客,很多店铺门前甚至排起了长队。


    更不要提那些苹果,LV,爱马仕专卖店里,几乎每天都是爆满,几乎被内地的代购占领了。


    比首尔还要火爆的代购队伍十分庞大,大街小巷里,随处都可以听到熟悉的普通话。


    “这不是很好嘛?”


    看着这繁华的景象。


    郑义的心情忽然轻松了起来,笑着说道:“虽然有些地方很坑,可是背靠祖国,这里还是可以一直繁荣下去的。”


    看着这火爆的架势,这港岛的商贩们,单单是做内地的旅游业生意就吃不完了。


    张杨面色一凝,幽幽的说道:“就怕有人不想繁荣。”


    郑义愣住了,好奇的问道:“谁?”


    张杨便淡淡的说道:“落魄的中产。”


    郑义想了想,似乎明白了过来,在张杨身边混的时间长了,他渐渐弄懂了这世界运行的规则。


    而张杨便又轻声细语的说道:“这里曾经的中产,从小接受着西洋式教育,做新闻媒体,律师,狗仔队,影视,音乐…….”


    “这些所谓的精英,已经被时代淘汰了,又被地租经济,各种金融产品无情收割了,他们是最惨的一群人。”


    “可偏偏他们接受了错误的教育,从不敢怀疑收割了他们的真正元凶,更不敢怀疑高贵的大不列颠儿女王,他们也不愿意接受现实。”


    “所以他们将这一切不如意归结于我们,迁怒于制度。”


    “这世界上的所谓精英嘛,大多都是这样的,遇到了问题从来不懂得反思自己,也不懂与时俱进。”


    “明明时代变了,他们的认知体系已经被淘汰了。”


    “可是他们依旧一厢情愿,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,活在信息茧房里,怨天怨地怨社会。”


    “这样的人,会在时代的变迁里渐渐被边缘化,最终因为心生怨恨而走向极端。”


    “然后这些人被别人利用,在时代的长河里成为倒霉的植人,炮灰,以及肥料。”


    “害人害己呀!”


    随着张杨娓娓道来。


    耿小强听的频频点头,郑义若有所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