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夜阁 > 历史军事 > 回到上古当大王 > 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款
最新站名:千夜阁 最新网址:www.qianyege.com
    “向百姓借钱?”杨浩的话让一众大臣们有些发懵,不知道这又是什么操作。在他们的印象里,百姓只有向统治者交钱纳粮的份,直接强征税收就行,这借钱一事却是听都没听说过。杨浩道“不错,就是借钱借粮,十一税乃国之根本,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善动分毫,今年看来是个好年头,百姓家中虽然会有不少存粮,但那些都是百姓应得之物,国家有点困难就从百姓身上拔一层皮,与畜牲何异。我的想法是,向百姓们说一下大齐如今的难处,凡是向朝廷捐献钱粮之人,都会登记在册,捐献钱粮之人大齐会给一定补偿。至于补偿之物为何,吾这里有几个想法。其一,以地换粮。其二,捐献钱粮之家,可从后代中指定一人,讲来的科举考试中,酌情加分。其三,如有人将来从事买卖活动,可减免半成赋税。其四,三年之后,加倍返还百姓所借之钱粮。以上只是草案,具体的事宜诸位臣工商议之后,看那些可行那些不可行,有补充的也可以提出来。”大臣们都沉默了,杨浩既然如此说,那就证明此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,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杨浩制定的规则下去完善从民间借钱这件事。杨浩的内心其实是想弄出来一个类似于国债的东西出来,不过他觉得这个时候弄这种超前的东西出来,并不适合齐国如今的情况。而想要将这些工程推行下去,派出了加派赋税的选项,他也只剩下借钱这一种选项了。在不强制使用暴力手段胁迫的情况下,能否借到钱,这就要看大齐在百姓中的信用与威严如何了。一个处理不好,就是很丢面子的事情,杨浩其实也在赌,如果百姓能积极踊跃的捐钱捐物,那就说明大齐军民上下一心共渡难关,百姓已经有了爱国主义的意识。反之,那就说明他必须要想办法强制的推行爱国主义教育,从根本上净化这些不知好歹的原始人。大臣们相互讨论着,大多都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看待杨浩提出的这项政策。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,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,大臣们的见识虽然远不如杨浩,但在讨论的过程中,还是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,弥补了杨浩的不足。对此,杨浩很是欣慰,凡事亲力亲为,对自身的精力消耗是大的。这些大臣们,能有所成长,这能让他的压力缓解许多,最起码不会让这个朝会成为自己的一言堂,这样的朝廷是不正常的,隐藏着巨大的隐患。不过好在,现在看起来,运行了数年的中央集权制度,效果还算不错。朝会从清晨开始,一直到了太阳落山才宣布退朝。这一天的信息量实在太大,很多大臣出了王宫大殿之后,都觉得天旋地转,老眼昏花一般。“卫尚书请留步!”正要坐车离开的卫,忽然听到有人叫自己,愣了一下,回头看去,见到是吏部尚书寅正朝自己这边走来。“寅尚书唤某不知有何事?”“卫尚书可否有空到在下家中一叙,吾以吩咐家中准备了饭食,你我可喝上几杯。”卫看了看寅,似有所悟,点点头道“那某就叨扰了,寅尚书请!”寅笑了笑道“卫尚书请!”朱雀大街的一处僻静宅院,青砖砌成的院墙,涂了红漆木门,都显示出此处主人的身份不凡。而在那朱红色的大门之上,悬挂这一块精美的匾额,书写着两个工整的大字,李府。这便是齐国吏部尚书的府邸,对于齐国的大多数人来说,只知道寅是吏部尚书,掌管着大齐的百官,却不知道他有着李姓。两辆马车停在院门前,寅走下车,对随从道“好生照看好马匹!”随从恭敬的欠着马车前往后院。寅推开院门道“卫尚书请!”卫也是第一次来寅的府邸,看着颇为气派的院落,赞叹道“好一座气派的院落,真是羡煞吾也。”寅笑了笑道“一座住处而已,有何羡慕的,和卫尚书比,吾只能掩面羞愧了,尚书之简朴大王以多有称赞,吾还得多想你学习啊!”卫道“吾也只是不喜这些身外之物罢了,有口吃的便可,呆在工地上,却也是有着一番乐趣。”二人说话间进了院落,诺大的院子中移栽着两株果树,在夜晚的微风中树叶沙沙作响,在火光的照耀下,别有一番景致。青砖铺成的地面上,在院子中央,已经摆放了两个案几,上面已经摆好了酒菜,用竹子编成的盖子盖着。两名在这里做工的侍女见到二人进门,连忙位置收拾好,恭敬的站在一边。二人落座后,寅挥退了两名侍女,而诺大的院落中只剩下二人。寅小酌了一口美酒道“卫尚书觉得今日如何?”卫笑了笑道“寅尚书所指为何?”“自然是从民间借钱一事!”“此事今日已定,寅尚书难道还有想法不成?”“卫尚书掌管大齐工部,应该知道大王所提之事耗费几何?”卫沉默片刻道“如果借钱一事可行,此事某认为可行。”“卫尚书难道不知,如今我大齐大部分犯人与野人都投入到了其他的工程之中。这些人一年的消耗就是庞大无比的数字,而修建水坝,堪比修建一条从长安到莘成的石板路。保守估计,最起码得动用数千人才行。就算是不算粮食。数千人的工具,物资这可不是个小数目,这借钱一事万一不成,朝廷脸面何在,大王不想这件事,吾等大臣却不得不考虑啊!”卫闻言却不以为然道“某觉得寅尚书多虑了,这些年你也应该看到大齐的变化,百姓虽然愚钝,但也知道如今的生活是谁给的,大王没有强征赋税,已是千古难出的仁君,如果我大齐百姓真如寅尚书所说,对朝廷的困难毫不关心,那便是他们毫无感激之心,既然如此,吾等自然上书大王动用强硬手段,以示朝廷之威严。”回到上古当大王